2a

都说世界互联网的未来在硅谷,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在北京。在北京各种场合都能遇见一些人,他们关注着硅谷的资本动态,谈论着硅谷的新模式,每一个硅谷的故事都让他们反复品味,无视时差,清楚硅谷的风吹草动。他们相信着在硅谷发生的事情一定会在中国发生,他们对从硅谷来的使者各种顶礼膜拜,珍惜他们的每一句话和留下来的每一个足迹。

如果说2001-2011年是 室外导航发展的十年,那么现在的趋势将是室外往室内走。自13年底,苹果开始在实体店面部署iBeacon系统,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开始不约而同的选择发展室内导航定位。身处中关村的创业者似乎嗅到了什么,在蠢蠢欲动VC诱导下,国内室内导航定位一下就火了起来。各种创业公司轮番出场,融资、并购不时上演。

室内定位正当其时?

早在数年之前,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就已经开始将室内导航作为卖点推出,纷纷声称可以在北京很多大型商场使用定位地图来进行目的地查询。而在今年八月份腾讯已经对室内定位企业sensewhere进行了战略投资。腾讯表示现在已经获得了sensewhere的使用许可,用于在在腾讯地图的室内定位。 sensewhere通过Wi-Fi或者蓝牙信号,提供了那些卫星定位所无法精确定位的位置数据。而在国内至少上百团队正进行室内导航应用层的开发。

室内定位悄无声息地兴起了有近10年时间,却一下来到了风口浪尖,许多互联网巨头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这个领域。归其原由还是如今O2O的大火,室内导航作为 “O2O最后一公里”的入口,一下让诸多创业者找到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方向。在那些空间比较大的商超,用户的定位需求会变得更强,将用户带到他要去的的地方,还能为商户带来他想要的用户。

对于购物中心来说,这种对顾客活动轨迹、消费习惯的精准分析,将会有助于为顾客提供定制服务、精准营销,同时也可以根据顾客喜好来为调整店铺分布、招商策略。

室内地图更深层次的则是大数据的供给、用户行为分析等等,这些东西在整个互联网公司都在发力大数据的情况下,意味着巨大的财富。

 

与传统的商业数据分析不同,室内定位系统可以进行更高精度、更大量级的大数据分析,将用户的位置与行为及行为背后的兴趣与偏好紧密联系。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用户画像,之后为每个商户进行大数据决策推送。

高精度的定位可以精确测量出实际用户行为轨迹:比如用户的基本信息,什么类型的用户在什么货物的货架前停留,停留时间多长。这样的信息反馈给商家,可以给商家进行精准推送和营销。相关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及室内广告都能收获巨大的收益,加上可以真正的打通线上和线下,将商户在线上进行一个强绑定,真正的服务商户,一方面可以帮助商户在更好的场景下去带来用户,另一方面则是对目前整体缺少客户管理体系——CRM——的商户进行很好的反哺,从而突破团购用户留存率 低的难题,实现弯道超车。

或许不用多久,就会出任CEO、获得融资、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但现实真的就这么美好?

囊中羞涩难食美味

目前,应用于室内定位的技术主要有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辅助GPS(A-GPS)、伪卫星(Pseudolite)、无线局域网(WLAN)、射频标签 (RFID)、Zigbee、蓝牙(Bluetooth,BT)、超宽带无线电(UltraWideBand,UWB)、地磁、广播信号、红外定位、光跟 踪定位、计算机视觉定位、超声波定位等。其中,在商业级室内定位产品应用的主要采用WiFi、蓝牙、光通信技术中的一种或几种。但是,到目前为止,能被大 家所广泛接受和认可的、基于室内定位技术的市场级应用并没有真正出现

Wi-Fi:目前基于WiFi的室内导航是现阶段门槛最低,最好实现的技术。定位原理主要是移动设备扫描并收集周围三个以上的AP信号,在根据位置服务商提供的位置指纹,计算出设备的地理位置并返回到用户设备,从而达到定位的目的。

iBeacon:iBeacon 跟 WiFi的原理类似,都是根据射频场强随距离衰减的模型计算距离,区别只在于 WiFi是靠热点拓扑,广播的是 WiFi信号; iBeacon则是靠蓝牙基站拓扑,广播的是 Bluetooth 4.0 LE信号。由于国内很多创业者从硅谷来的使者各种顶礼膜拜,于是国内有很多创业团队在围绕着iBeacon做产品,遗憾的是至今对iBeacon技术的使 用却还只是停留在概念和测试阶段。

LED灯光室内定位:白光通信也叫可见光通信,是将需要传输的信息 编译成一段调制信号,用脉宽调制的方法附加到LED灯具的驱动电流上,利用室内无处不在的光源作为发射载体,当用户进入灯具照明区域,利用智能手机的前置 摄像头接收并识别光信号,解析出灯具发送的唯一身份识别信息。利用所获取的身份识别信息在地图数据库中确定对应的位置信息,完成定位。,飞利浦现在玩这 个,不过人家本来就是做灯的吗。

图像识别室内定位:通过把实景提取的信息与后台庞大的数据库进行匹 配,能够快速生成室内定位和导航信息。图像识别技术虽然在原理上并不复杂,但要真正进行大规模的应用,具备很高的技术门槛,具体而言需要解决识别精度和效 率两大难题。准备用在Google Glass这类可穿戴设备上的技术。

传统室内定位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商场方进行沟通才能完成设备铺设,由于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导致部分商场难以进入的情况,以及信号覆盖成本较高,指纹库运维难度大,不利于向广域推广,这使得室内位置服务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瓶颈。

室内定位的各种技术发展都不是十分成熟,各种方法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没有一种技术能像室外定位GPS具有碾压一切的优势。更多的研究在于结合不同的方法来提供满足精度需求的解决方案。

室内导航真的就是卫星导航的阿喀琉斯之踵?

目前全球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第一个是美国的GPS,第二个是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第三个是欧洲的伽利略,第四个是我国的北斗卫星。然而,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 都只解决了室外定位问题,室内定位领域仍是空白。由于室内的地图比室外要复杂的多,卫星定位在室内的信号弱,易受遮挡,室内定位难度很大。

随着我国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升空,加上GPS、GLONASS已有卫星,可捕获的卫星数量超过60颗,而且卫星数量仍在不断增加。这为极大改善当前城市遮挡环境下可捕获卫星数量少的现状提供了基础条件。

如今世界上卫星导航系统主要还是依靠两个增强系统:“星基增强系统”和“地基增强系统”,通过差分校正数据来提高定位精度。

由于地基增强系统应用范围更广,优化后的定位精度可以从毫米级至亚米级。也可为区域实现室内外无缝定位服务覆盖提供基础支撑。目前各国政府也正在大力推广各种地基增强设备,从而形成区域范围内地基增强系统。

国外大多数国家都在建立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使用户能更方便的利用该系统来达到厘米级水平的定位和导航。基于相关政策的限制国内只推广北斗的 CORS系统,国内要到2020年才会普遍建成北斗的地面增强站点网络,上海、湖北、重庆等地将是地基增强系统最早覆盖地面站的地区。

2b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站)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可以看到其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兴起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的热潮,也是将其作为打开目前民用市场GPS独霸局面的一个重要举措。民用市场不同于军用,价格和产品体验性对于军用来说根本都不是问题,但是民用市场恰恰相反。即使厂家自我催眠“北斗很热、市场很大”,或 者是政府强制规定使用北斗,都无法改变民用中市场才是真正的风向标。

但若能通过统筹整合区域北斗CORS网,形成覆盖区域范围的北斗CORS网。北斗的室内导航精度可达到1米以内。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在大型超市、商场、博物馆等建筑内轻松寻找到需要到达的地点位置,无需再因为找不到某个店铺,甚至某样商品而兜兜转转。

没有清晰商业模式支持的技术创业和技术型服务应用是艰难而曲折的,大型公共场所的室内定位与导航是一个开启频度很低,线下维护很重,商业模式模糊的应用场景 室内定位是要面向用户,还是面向云计算?相对于导航价值,更大的价值还是在于采集定位数据,定位数据包括人,时间和POI。

智慧展馆景区里的自助导览机:智能导览耳机 自助讲解器 自动讲解机